首页 行业动态 暴富神话消退,跨境电商下半场怎么拼?

暴富神话消退,跨境电商下半场怎么拼?

2025.05.29


过去十年,跨境电商一夜暴富的神话,正在迅速退潮。


过去两年多,Temu携大量拼多多商家汹涌出海,瓜分了原本偏小众的跨境电商生意。4月,美国悍然取消中国商品“小额免税”政策,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关税飙升,让那些高度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中国玩家遭遇直接冲击。


不仅是个体商家,以Temu为代表的跨境平台,也被迫从过去依赖免税小单、极致低价和高效供应链,为海外消费者营造“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幻梦中惊醒。



中美日内瓦会谈带来了喘息之机,但政策的钟摆效应远未平息,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准备关上小额免税的大门,日本也在重新审视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考虑对价值低于1万日元(约合69美元)的包裹征收10%消费税。


曾为跨境电商平台打开全球市场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正逐渐走向终结。不确定性,已是跨境电商必须时刻面对的新常态。


小额免税的设立,原本是为了降低征税成本、提升通关效率。在传统贸易逻辑下,为每件低价商品进行单独征税,征税成本往往高于关税收入。因此多数国家选择设定一个税收豁免门槛,在此之下的货物享受免税或简化清关流程,原意是便利个人跨境消费,却被跨境电商平台高效利用,成为撬动全球消费者的杠杆。



过去几年,飞往各国的小额包裹翻倍增长。2024年,46亿件低值包裹涌入欧盟市场,比2023年增长一倍,比2022年增长两倍,其中91%来自中国;同期,共有13.6亿件小额包裹进入美国,相比2015年的1.53亿件增长9倍,其中30%来自Temu和Shein;过去五年,中国寄往日本的小额包裹数量激增了约五倍。


小额包裹激增带来的低价商品冲击,让各国开始反思这项政策。今年以来,多国已陆续跟进取消豁免,除了美国、欧盟、日本,还包括拉美市场的墨西哥,东南亚市场的越南等。


小额免税政策取消的直接目的是打击中国跨境电商的性价比优势,尤其针对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平台如Shein、Temu等,削弱其价格竞争力。面对高额的税费,就连亚马逊都很快上调了部分商品价格。



根据SmartScout数据,自4月9日至5月前,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


根据Consumer Edge对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数据的分析,Temu在美国消费者中的消费增长在4月大幅放缓——从月初近50%的同比增长骤降至月底几乎为零;Shein在美国的消费增长从4月初的30%下降至月底的20%。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


这已不再是凭一腔孤勇和极致低价就能制胜的时代,每一次风向变动,都挤压着跨境玩家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从残酷异常的价格战到艰难的品牌化转型,从全托管到半托管的模式调整,跨境电商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力气,来应对多变的政策环境和剧烈的市场波动。



Temu是第一家跳出来宣布已停止从中国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货的平台。Temu美国站全托管商品一夜之间大规模下架,仅显示从美国本地仓发货的半托管商品,而这些商品价格通常比适用小额免税政策规定的全托管商品价格更高。


与此同时,Temu发言人对外证实,美国市场销售已全部由当地卖家承接,商品均从美国本土发货,并强调本地产品“无进口费用”及“交货时无额外费用”。


对跨境平台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关乎当下存亡的突围战,更是一场决定未来座次的生死战。红利消逝,大浪淘沙,这场考验智慧、韧性与应变能力的竞速赛才刚刚拉开序幕,它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参与者的命运,并勾勒出全球电商版图的崭新轮廓。



过去几年,Temu、Shein、TikTok Shop们的狂飙突进,早已引起了各国监管的警觉。


去年上半年,Shein和Temu先后被指定为“超大在线平台”,成为欧盟《数字服务法案》重点监管对象。在东南亚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也被忌惮,泰国、印尼先后给Temu戴上了紧箍咒。


新一轮关税冲击下,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将率先迎来大变革。中小微企业及依赖低价走量的卖家可能被迫退出,而具备品牌溢价能力、供应链整合优势的平台和大型卖家将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首先是涨价,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是一个提高门槛的过程,也是对中国中小卖家的一次洗牌,把非优质的白牌/低价竞争/非合规卖家做一次清理。



Temu、Shein商业模式已经在重构。据Coresight的数据,4月下半月,Shein多个品类的商品价格上涨了5%到50%,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玩具游戏类以及美容健康类产品。但分析师认为,Temu和Shein的价格相对其他平台仍有优势。


二是加快本地化,招募本土卖家,减少对小额包裹豁免的依赖。


在美国,Temu和Shein一直在加快推进本地化战略,尤其Temu,去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吸引亚马逊独立卖家。过去Temu仅开放给拥有专属邀请码的商家,如今任何美国品牌或个人卖家都可注册。此外,Temu还挖来不少亚马逊和沃尔玛员工,专事招募本地商家。


据Marketplace Pulse的数据,目前亚马逊排名前25的最大卖家中已有5家开始在Temu平台上销售商品。但是,美国商家在Temu总计约30万的卖家中仍不足1%。目前Temu的诱惑点主要在于优惠措施,如不收配送费或者广告费,但长期来看,它还需要证明自己能够为这些卖家带来新增量。


Shein除了招募本土卖家外,也在扩展供应链,比如在土耳其、巴西等国建厂,包括提高采购价格、确保更大的订单量以及延长生产周期。



三是推出新模式。


Temu等去年以来力推半托管模式,可说是有先见之明,有效缓解了此次关税风波中的压力。如今随着小额免税取消,半托管模式或将成为Temu美国区的主流。


4月底Temu半托管美国站推出了Y2模式,支持“国内直发”,无需在当地有库存,订单履约时,可先从中国发往美国的海外仓,尾程再使用平台在线下单发货,发货时效更宽松,可选9个工作日,比一般半托商品多7个工作日,整体履约时效延长至14个工作日。


这一混合模式,介于全托管与半托管之间,意在减轻关税压力,免除高昂的海外仓储成本和库存积压风险。但一些卖家对此并不买账,认为物流与清关风险全由卖家承担,有时价格甚至难以覆盖物流成本。


Y2其实类同亚马逊的FBM(跨境商家自发货)模式,但与亚马逊不同,Temu平台仍掌握定价权。此外,相较于半托管,Y2模式履约时效更长,消费者能否买单还是未知数。



像曾经国内电商的成长路径一样,跨境电商也将来到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球贸易局势的变化,跨境电商必然从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转向关注盈利性的增长,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更注重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价值战”。野蛮生长阶段正在结束,对Temu和Shein们而言,关税上升、仓配成本加剧、本地化压力陡增,正倒逼它们重构成本结构和商业路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跨境电商的门槛已然变得更高,中国出海企业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单纯的“低价出口”转向“品牌化”的高附加值策略。


关税风暴正重塑全球电商格局,未来充满挑战,也蕴含无限机遇,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步伐谁也挡不住。从国内红海市场厮杀出来的企业,最擅长的就是在竞争激烈甚至不利的环境中以微薄的利润运营,他们将想尽办法生存下去,并继续扩张。





相关链接:中国区支持的其他支付方式名单

shopify的套餐费用明细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