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动态 TikTok预留退路,小红书天降流量

TikTok预留退路,小红书天降流量

2025.01.16


    美国东部时间1月10日上午十点,美国最高法院听取了关于“不卖就禁”法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口头辩论,口头辩论双方为TikTok与美国司法部。


    此次口头辩论进行了大约2.5个小时,聚焦在国会2024年3月通过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侵害法》是否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和国家安全利益之争成为争议焦点,预计最高法院将于本周就TikTok禁令发表意见,有消息称最高法院倾向维持TikTok禁令。


    此前,字节跳动已多次明确表示不会出售 TikTok。接近字节跳动的消息人士透露,当前还处于不确定状态,但是字节跳动方面不出售TikTok的初衷不改。



    截至2024年8月,TikTok美国月活跃用户数达1.7亿,约36.2%的TikTok用户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32.1%的用户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它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可以说TikTok的存亡影响着一大批人,包括商家、主播和用户。


    在禁令尚未生效的斡旋阶段,TikTok一方面寻求外援、积极自救,一方面已经祭出了Plan B,为自己预留退路。TikTok并没有停止在北美地区的商业化进程,甚至加快了扩张步伐,TikTok Shop的发展态势一片蓬勃。



    从去年4月TikTok首次陷入“不卖就禁”危机,到12月6日美法院拒绝驳回TikTok“不卖就禁”法案、维持一审裁决这段时间里,TikTok美区商家数量就增长了3-5倍。


    去年上半年,TikTok一边不断推出网红带货达人,一边继续招揽商家,逐步放宽入驻门槛,允许亚马逊卖家“0流水”入驻。11-12月,美区商家入驻的门槛一降再降,不仅取消了对店铺50万流水的要求,还新增了Temu半托管、Shein半托管、速卖通自运营商家的入驻通道,甚至还开放了国内抖音品牌商家的入驻通道,几乎达到拿了营业执照就能进驻的程度。商家们一面正常备货,一面在加拿大、墨西哥等邻国找好了路子,即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绕路把货品送到美国,大家的韧性都很惊人,办法总比困难多。



    同时,TikTok Shop还推出了美国限定的“邀新立减”活动,单个拉新即可获得价值50美元的TikTok Shop积分,可用于在TikTok Shop内部的消费,拉新最高奖励可达350美元,手笔不可谓不大。


    截至去年11月,TikTok Shop在美国市场的交易总额已达65亿美元,全年销售额有望超过80亿美元。12月“黑五”大促首日,TikTok Shop美国市场日均GMV即突破1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超过3倍。大促期间,美国市场的GMV增幅达到176%。在许多商家观望禁令结果的大氛围中,这个成绩还远没有达到TikTok Shop营收的天花板。


    对于辛辛苦苦养大TikTok Shop的字节来说,在美国留下TikTok Shop这个据点也是必然的。



    无论是最先扛起出海大旗的Shein,还是激进的Temu,巨头们都将首站选在了美国。“人多钱也多”的美国,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已经做了近一年心理建设的字节来说,如果TikTok在美国被禁,TikTok Shop就将成为字节扎根美国的备选。剥离了社交属性的电商平台并未面临“不卖就禁”的严厉指控,一旦TikTok剥离饱受安全风险争议的社交业务,TikTok Shop未尝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纯跨境电商平台存在,只不过失去TikTok的流量加持,TikTok Shop还剩下多少吸引力?和Temu拼价格,和Shein比时尚,即便是在美国市场相对低调的速卖通,也占据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而且,剥离后的TikTok Shop,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都将面对更多挑战。要真正在美国本土植根下来,本地仓、物流网络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备,TikTok Shop还有不少功课需要和友商“拉齐”。



    令人意外的是,随着1月19日关闭“deadline”越来越近,部分TikTok用户并没有选择使用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等TikTok在美国竞争对手的平台,而是决定加入另一个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纷纷在上面发布照片和视频。学习普通话、发表情包斗图、帮国人完成英语作业,甚至已经开始熟练掌握中文互联网的梗,玩起抽象,有海外用户发视频表示,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移居中国。





    为什么轮到小红书“躺赢”?


    据这些自称TikTok Refugee(海抖难民)的美国用户称,他们听说小红书与TikTok相似,此举是为了抗议美国政府的禁令。因为美国政府称中国APP窃取美国人的隐私,威胁国家安全,他们则逆反地选择进入一款真正的中国APP——小红书,向中国人送上自己的隐私。所以可以看到很多TikTok难民一上小红书就发“hi,my Chinese spy”。


    截至发稿前,小红书话题标签#TikTok Refugee下,总浏览量已超6.6亿。“难民”们的涌入,让小红书在14日冲到了当天美国区免费App下载榜首位。顺便提一下,紧随其后的“Lemon8”是TikTok开发的山寨小红书,从界面到使用方式到App内P图的使用方法都和小红书如出一辙,被戏称为“小黄书”。



    TikTok作为一款中国APP,改变了很多美国网友的认知。称TikTok是帮助老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APP也不为过。正是TikTok让老美们认识了真实的中国、真实的巴以冲突,他们深知这是在美国App上看不到的内容,不想被困在美国App的信息茧房里,所以要选择一款中国APP。


    小红书本身的气质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小红书以攻略和美妆起家,本身就有不少海外用户,十年前小红书最先俘获的群体便是留学生,小红书成了他们互帮互助的海外生存指南。其内容生态丰富多样,涵盖美容护肤、时尚穿搭、美食探索、旅游攻略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与TikTok提供的多样化内容有相似之处,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的兴趣需求。



    目前小红书也是美国商店少有的中国社交App,留给美国网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为了迎接“难民”们,小红书在产品界面上及时做了一些调整,降低了TikTok用户迁移的门槛。比如对视频界面的点赞、收藏、评论按钮进行了调整,使其与抖音类似,让习惯了TikTok操作方式的用户在使用小红书时感到熟悉和亲切。


    但显然,小红书自己也没有料到TikTok事件会带来这么大红利,还没完全做好接流量的准备,还没有中美账号分区,最让美国网友烦恼的是小红书没有内置的翻译,不得不在翻译软件和小红书之间切换来切换去,对于线上实时交流来说,这种方式太没有效率了。




    貌似“躺赢”的背后,小红书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大量用户的涌入首先可能导致服务器压力增大,出现卡顿、加载缓慢甚至崩溃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其次,内容监管方面,海外用户的涌入带来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内容。小红书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且适应多元文化的审核机制,在保障内容丰富性的同时,确保内容的合规性和符合平台价值观。


    此外,用户习惯适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消费习惯与国内用户存在差异,小红书需要深入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海外用户的需求。比如美国用户更注重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对于广告的接受度和形式可能与国内用户不同。



    电商模式与社区属性之间的冲突算得上是小红书的痼疾了。小红书试图通过直播和电商业务的融合来改善较为依赖广告业务的营收结构,但电商部门与社区部门之间存在目标上的冲突,导致内部矛盾。比如电商业务可能更注重商品销售和商业变现,而社区部门则更关注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这种目标差异可能影响平台的整体运营和发展。


    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是小红书需要解决的长期重要问题。眼下,这一波流量的涌入究竟是短暂“避难”,还是长期“栖居”,平台能否实现稳定留存?


    此次下载量的增长,是一个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出海化的契机。若小红书能成功应对挑战,满足海外用户需求,将有可能在国际社交媒体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从国内领先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向全球知名社交平台的跨越。


    不管如何,小红书都需要重新打开格局,更长远地去考虑商业化这个课题。



    有网友称,小红书率先实现了“早C晚A”的国际化升级。早上Chinese玩,晚上American玩,中国人睡醒了学英文,美国人睡醒了学中文,真正的全球互联总算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我们从中看见,在这个中美经济往来放缓、政治立场越来越割裂的时候,两边的普通人仍在渴望真正的交流,只不过这次,交流的使命落在了小红书头上,这是泼天的流量,也是巨大的压力。




相关链接:中国区支持的其他支付方式名单

shopify的套餐费用明细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