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动态 90天窗口期,外贸人的生死时速

90天窗口期,外贸人的生死时速

2025.08.14


    尽管事前舆论已经广泛作出准确预测,但在靴子真正落地之前,大家还是屏住了呼吸。


    8月11日,白宫宣布,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美国对华关税的暂停期延长90天。中国方面在数小时后也公布了《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确认暂缓90天对美实施相关报复性关税。


    几个小时后,中国商务部进一步发布消息,表示将暂停对4月份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17家美国企业的实施措施,同时暂停对28家美国实体的出口管制。这可以看作是对白宫声明的积极回应。


    尽管谈判在十多天前就已经结束,但,“如果不到最后一刻才达成协议,那就称不上是特朗普式谈判。”


    对中国出海贸易商而言,这是黑五和圣诞旺季前难得的缓冲期,至少今年的销售旺季不会被耽误了,美国消费者也能买到性价比高的季节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中美贸易谈判还未真正展开,但近期更多影响谈判的潜在因素不断浮现。芯片销售限制、TikTok“不卖就禁”、俄罗斯原油进口……这些因素都让中国出口商忧心忡忡。即便处在难得的关税窗口期,依然要面临现有关税(10%基准关税和20%芬太尼问题关税)带来的压力。


    相信这几个月很多外贸朋友都有同样的感受:客户询盘少了,报价越来越谨慎,签约周期变长了。因为,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订单杀手”。


    外贸企业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关税本身,而是政策的不可预测性。90天后会怎样?谁也不敢断言。“达摩克利斯之剑”般的心理压力,让客户格外谨慎。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信心危机,无法用其他工具来对冲,需要我们用更加系统性的思维来应对。




    在分析了大量成功案例后,我们发现那些在动荡中依然能够稳住订单的企业,他们或多或少都把自己的服务宗旨定位成“为客户创造价值”,让自己在客户的价值链中变得不可替代。


    传统的外贸模式下,贸易摩擦带来的成本通常由出口方承担。但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与客户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例如签署“关税调整协议”,约定当关税上升超过一定幅度时,双方按照约定比例分担额外成本;建立价格调整机制,根据关税变化情况定期调整产品价格。


    这种做法的精髓在于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把单方面承担变成双方面分摊。相比涨价,客户更不能接受的是供应链突然断裂,这种透明的成本分摊机制实际上也增强了合作的信任度。





    共担成本是第一步,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会把重心放在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上。竞争不是靠最内卷的降价,而是去深入研究客户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生产再到物流的一体化服务。走得远的,甚至会深入到客户所在国,专门为当地市场开发产品。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客户不愿意轻易更换供应商,因为重新寻找合作方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


    任何时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都是不智的,这个道理在这个行业、这个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能够稳住订单基本盘的企业,大多也在市场结构上做了战略性调整。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前7个月,我国对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显著。我们说的市场多元化,并不是鼓励大家盲目尝试,“东方不亮西方亮”,而是基于理性分析、精准评估后作出审慎抉择。例如这几个新兴市场各有特点:东盟与中国地缘接近、享有RCEP关税优惠,适合机电、家居、食品加工设备出口;拉美基建需求旺盛,适合工程机械、建材、汽车零部件;中东消费能力高,对高端家电、光伏、节能设备需求大;非洲则人口红利明显,消费品、轻工业品市场潜力巨大。它们的共同点是需求升级,但供应不足。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我们在做决策时,要从四个维度充分考量:一是政治与经济稳定性。评估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政策延续性以及法治水平,关注GDP增长趋势、通货膨胀率、货币汇率稳定性等,衡量是否能支持稳定的贸易合作。二是贸易便利化程度,关税水平、清关效率等,与成本、交付周期都直接关联。三是消费能力与市场容量,重点看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等,判断当地是否有足够的购买力支撑产品销售,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市场策略。四是文化差异与本地化可行性,语言、宗教、价值观、审美偏好等等,差异是否过大?需要投入多少本地化成本?是否有可合作的本地伙伴?


    将业务按照一定比例和特点部署到不同层级的市场,当某个市场出现政策性风险时,其他市场可以及时补位。而且不同市场的需求周期往往不同步,可以有效平滑业务波动。





    面对当下这个来之不易的90天窗口期,不能被动“等风来”,而要主动出击。


    第一个月是黄金时间,对于已有的订单和客户关系,“快”字当头。立即联系所有潜在客户,告知政策变化,强调这是难得的成本优势窗口。考虑此时推出特殊价格方案,给客户明确的时间紧迫感,比如“90天特惠,过期恢复原价”。为窗口期订单开辟绿色通道,缩短生产周期,确保在不确定性再次升级前完成交付。


    定期与主要客户沟通,了解他们对政策变化的担忧和应对计划。很多时候,客户的担心比实际影响更大,这种焦虑需要靠及时沟通来化解。


    对于正在跟进的潜在订单,同样也需要“快”。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决策速度往往比价格更重要,在收到询盘后,24小时内就给出专业报价,尽快寄送样品,反应迅速的供应商总是更受青睐。把工作颗粒度做细,针对不同的关税情景提供不同的产品方案和价格方案,让客户有更多选择空间。




    着眼长远,“新”的重要则进一步凸显。在传统市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新市场、新产品、新模式的开拓变得尤为重要。新兴市场扩展,新产品结构升级,都能对冲贸易摩擦影响。同时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快跨境电商、数字化营销等新模式的应用,减少对传统贸易渠道的依赖。


    对久经风雨的中国外贸人来说,这段缓冲期不过是争取主动、灵活应对的不二时机。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既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能不能稳住你的订单基本盘,是一场对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坚韧品格的综合考验。保持学习心态,坚持长期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确定性恰是一种我们需要去适应的新常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只要客户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不变的,诚信经营的价值就是不变的。





相关链接:中国区支持的其他支付方式名单

shopify的套餐费用明细


在线留言 在线留言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详情,请在此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